
電導率是電解質溶液的重要屬性,通過研究不同濃度的釩溶液、沉釩率與初始pH值和電導率的關系,得到了電導率的變化規律。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溶液pH增加,沉釩率和電導率呈降低趨勢。在pH為9.5時,沉釩率為98%,電導率為176us/cm,pH值增加到12.5,沉釩率和電導率分別降低到68.4%和145.6us/cm。在實際生產中,結合偏釩酸銨制備過程中的溶液pH和釩含量變化情況,電導率可定性判斷沉釩效果。





目的:研究偏釩酸銨對四氧毒性小鼠空腸組織結構的影響。方法:取重量均在30g左右的小鼠60只,分成A、B、C、D、E五組,每組12只,其中A、B、C組為試驗組,D組為模型組,E組為空白對照組,適應性飼喂一周后,按200mg/kg的劑量腹腔注射2.5%四氧生理鹽水,24h后,A、B、C組分別飲飼20mg/L、40mg/L、80mg/L的偏釩酸銨溶液,D組和E組正常飲水。飼水8d后,斷脊處死后取空腸標本制作石蠟切片,HE染色,顯微觀察、攝影。結果:模型組小鼠空腸絨毛變短,部分上皮細胞脫落,腸腺變小且密度減少。飲飼20mg/L的偏釩酸銨溶液時,空腸絨毛和腸腺的組織結構較完整。飲飼40mg/L的偏釩酸銨溶液時,空腸絨毛指狀突起結構清晰,排列整齊,腸腺較多。飲飼80mg/L的偏釩酸銨溶液時,空腸絨毛和腸腺的組織結構受到損害。結論:2.5%四氧溶液對小鼠的空腸具有毒性作用,而20mg/L和40mg/L偏釩酸銨對其組織結構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其中40mg/L為顯著。
目的制備一種在120~200℃內具有多種熱致變色行為的不可逆示溫涂層,用于快速排查和準確記錄電網設備過熱故障發點。方法首先以碳酸鈷和為原料,用簡單的溶液法在水中制備了兩種鈷基熱致變色材料。再以有機硅WB300樹脂作為成膜物,自制的兩種材料和偏釩酸銨作為變色顏料,高速研磨4~5 h,獲得變色涂料。通過XPS、XRD、FT-IR和SEM等測試手段對變色材料進行結構和微觀形貌表征。于干燥箱加熱觀察涂層在120~200℃內的熱色性,并用色差計和圖像處理軟件對變色點進行數據化處理。結果結合XRD、XPS、FT-IR和TG等一系列表征,證明深綠色的三草酸合鈷酸鉀在130℃變為粉紅色的草酸鈷,玫瑰紅色的磷酸鈷銨在180℃變為深藍色的磷酸氫鈷。涂層附著力達到一級,耐沖擊性為50 cm未出現涂層,硬度為2H,在120~200℃具有5~6個變色點,并建立了色-溫函數模型。結論成功自制兩種鈷基熱致變色材料。通過配色,成功制備了色差明顯的多變色示溫涂層,基本物理性能均滿足常規涂層,涂層加熱至200℃都變為黑色,不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