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物巖石中鈾的化學分析普遍采用亞錫磷酸還原-釩酸鹽容量法,亞鈦磷酸還原-釩酸鹽容量法和亞鐵磷酸還原-釩酸鹽容量法.在這三個分析方法中,國內學工作者都公認為釩酸銨濃度與鈾(Ⅳ)量成正比線性關系,從而導出釩酸銨對鈾的滴定度(以下簡稱滴定度)的濃度概念,即1毫升釩酸銨溶液相當于鈾的克數,以符號T表示.近幾年來,國內不少科學工作者與我們都遇到取不同量標準鈾所標定釩酸銨滴定度T值不一致的現象;





用硫酸、、分解礦樣,在6 mol/L硫酸介質中,用亞鈦將鈾(Ⅵ)還原成鈾(Ⅳ).用鈉氧化過剩的亞鈦,過量鈉用尿素破壞,以鄰二氮菲亞鐵為指示劑,釩酸銨容量法測定鈾.本法w(U)測定下限為0.03%,RSD優于3%,回收率為95%~105%,與鈾礦石標準樣品對照分析,誤差小于2%. 激光熒光法適用于環境水樣(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源排放廢水),空氣,生物,土壤,產品中微量鈾的分析.采用激光熒光法測定五氧化二釩中的微量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五氧化二釩產品對釩酸銨滴定的影響,對儀器進樣管路的污染以及出現測定偏差等問題,進而達到,高質量的分析目標.
采用DSC、TG熱分析方法,對偏釩酸銨的熱分解機理進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熱分解過程包括4個步驟,步吸熱反應以及后一步放熱反應。利用Kissinger法以及Kissinger-Crane法對V2O5生成反應動力學參數進行計算,建立反應速率方程。結果表明,偏釩酸銨熱分解過程為第三步化學反應控速,反應的活化能為156.60 k J/mol,指前因子為2.43×1014min-1,反應級數為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