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研究了界面、覆層厚度和殘余應力對碳化釩覆層附著力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碳化釩覆層附著力比CVD法形成的陶瓷覆層高一個數量級;隨著VC覆層厚度增加,臨界載荷增加,同時覆層中的殘余壓應力也增加。臨界載荷隨殘余壓應力的增加而降低。而在臨界覆層厚度以下,臨界載荷隨覆層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概述了碳化釩粉末的優良性能和國內外的研究進展。詳細介紹了目前制備納米碳化釩粉末的4種主要方法:碳熱還原法、氣相還原法、前驅體法和機械合金化法,同時闡述了每種制備方法的優缺點及研究進展。后,對納米碳化釩粉末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為了研究在超細WC粉的制備過程中,碳化釩(VC)添加對超細碳化鎢(WC)粉末粒度和相形成的影響,對不同VC添加量和不同碳化溫度下制備的超細WC粉末的粒度、相成分和微觀形貌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在1400℃碳化時,當碳化釩的添加量由0%增加到10%時,WC的BET粒度由0.274μm降到0.159μm,WC粉末單顆粒粒度在逐漸減小,WC粉末顆粒的聚集程度增加。隨著碳化釩的添加量的增加,碳化釩相衍射峰強度增大,WC的衍射強度降低。此外,碳化溫度提高到1600℃時,WC粉末的BET粒度增大,VC晶粒結晶更完整。
以工業級V2O5和碳黑為原料,添加少量Fe粉為燒結助劑,經過混料,壓制成塊然后進行燒結,碳氮化同時反應后制得高氮含量的致密化氮化釩合金。并利用XRD衍射儀,氧氮分析儀和密度測試等著重研究了反應溫度對制備樣品的相組成及其組成成分和塊體密度的影響。結果表明:產品的氮含量在1100~1250℃溫度范圍內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合金塊體密度一直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