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偏釩酸銨和納米炭黑為原料,采用水溶液前驅體方法制備納米碳化釩(V8C7)粉末。采用X射線衍射儀(XRD)、掃描電鏡(SEM)和熱重—差熱分析儀(TG-DTA)對反應產物進行表征和分析。結果表明:在24%~28%配碳量范圍內,隨著碳含量增加,晶粒尺寸逐漸減小,當配碳量為28%時,相組成為單一的V8C7,晶粒尺寸達到小值32.6nm;碳含量為28%時,粉末顯示出較好的分散性,主要由直徑100nm左右的球形顆粒組成。





通過對試樣進行深度腐蝕,利用掃描電鏡研究不同碳含量的V9Cr5Mo2高速鋼中碳化物的三維形貌,并進一步討論了碳化物的形態與合金凝固結晶過程的關系。結果表明,V9Cr5Mo2高速鋼中碳化物主要由VC及以鉻、鉬為主的復合碳化物組成;共晶VC為枝晶狀,先析出VC為不規則塊狀、開花狀、卵石堆積狀及團球狀;以鉻為主的復合碳化物為曲面板條狀;富鉬復合碳化物為魚骨狀。合金中含碳量1.6%時,碳化釩主要為共晶VC;碳含量為2.5%時,VC主要為大量共晶VC及部分不規則團塊狀、開花狀的初生VC;碳含量為3.2%及4.2%時,VC為大量初生VC。隨著含碳量的增加,VC的形態也由卵石堆積狀向分散分布的團球狀轉變。
以硼砂基鹽和供釩劑為主要原料,利用熱輻射效應在Cr12MoV鋼表面制備了VC涂層,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分析儀觀察了涂層顯微組織,考察了涂層在室溫往復干摩擦條件下的耐磨性能,測試了VC涂層摩擦系數,對其磨損機制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VC涂層主要由團聚狀VC顆粒組成,其組織結構均勻,與基體之間形成完全冶金結合;涂層在滑動干摩擦條件下表現出優異的耐磨性能,VC涂層磨損機制主要為疲勞磨損和磨粒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