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果表明:NaClO_3對失效釩電解液的氧化是影響釩回收率的關鍵工藝過程,V^(4+)∶NaClO_3的佳摩爾比為1∶0.2,V^(3+)∶NaClO_3的佳摩爾比為1∶0.4;沉釩的佳工藝條件為:釩液濃度為25~30g/L,p H為8.0~8.5,沉釩溫度為50~60℃,加銨系數K為1.0~1.2,沉釩時間為80~120min。該工藝具有釩回收率高、成本低、操作簡便、對環境友好等優點,在佳工藝條件下釩的回收率可高達99%左右,為全釩液流電池失效釩電解液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本文采用磺酸溶液調整pH值,以溶液還原、沉淀去除釩離子,經onguardⅡH柱過濾后進離子色譜儀測定其中Cl-、SO42-的準確含量,并實驗得出檢出限,Cl-為0.012mg·L-1、SO42-為0.021mg·L-1,Cl-重現性1.66%,SO42-的重現性0.90%,加標回收率Cl-為98%~105%,SO42-為101%~103%。前處理方法及檢測方法是可行的。
將偏釩酸銨和納米碳黑溶于去離子水中,通過加熱、干燥后制得前驅體粉末,將前驅體粉末還原/碳化后得到納米V_8C_7粉末。采用X射線衍射儀(XRD)、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對不同保溫時間下的反應產物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保溫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造成反應產物的形貌和晶粒尺寸偏大。保溫時間過短,反應不完全,正在發生相轉變,顆粒形貌和晶粒尺寸偏大;保溫時間過長,反應產物呈熔融狀,并有游離碳和VC析出。只有當保溫時間達到或接近值時,反應才能進行,顆粒的形貌較規則,呈球形或類球形,平均粒徑在20 nm左右。